学院评估

学院评估

【审核评估巡礼】机械工程学院:创新设计,智造未来

2023年10月19日 22:01 机械工程学院 点击:[]

一、历史沿革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由1959年成立的隶属于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机械系和1962年成立的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机电室、仪器仪表室组建发展而成。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2671人,研究生239人,学院面积约9700平方米,设备总值8000多万,教职工97人。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二、质量保障能力

1. 三全育人,确立人才培养质量主线任务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去形成一个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改革、重视教学成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进而培养业有实力、创新有能力、创业有眼力、跨界有魄力、发展有潜力的人才为教学工作目标

2. 完善制度,服务高水平教学能力建设。

学院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OBE理念,坚持持续改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制订《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管理规范》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动各系室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教育专家讲座鼓励教师参与课堂竞赛,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课,鼓励交叉学科听课评课执行年度课程质量报告制度,组织督导和院领导巡课不断完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 保障强化,优先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学院有一支精干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卓越的教育服务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人。

年来,学院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及场地改造,极大改善了实验室条件,基本满足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学院拥有特殊环境下系列作业机器人,300W-100kW系列激光智能加工系统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了核设施应急抢险与作业系列机器人和系列铀矿冶装备;研发了国内最大功率的100kW激光智能制造系统、国内首套用于核材料模具生产的激光数控加工系统。

 

三、教育教学水平

1. 突出一流专业建设促进学科专业内涵发展

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新工科建设专业。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交叉共建了核安全与核应急技术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机械类别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 全面推进科教融合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学院科研平台反哺本科教学,通过科研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我院建有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外专局中德共建湖南省工业4.0实验室暨智能化企业孵化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13个;建有先进材料成型制造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部省级教学平台10个。学院充分开放教学和科研平台,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依托,近年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近3年,学院“大创项目”立项总数为84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32项,校级33项,平均每年参与学生300余人,涵盖学院全部本科专业。以“大创”计划项目为载体,以计划为突破口,以学生创新性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生成长为卓越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夯实教学实践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

学院与行业优秀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南岳电控、衡阳重机、东风汽车、衡阳智电、大唐华银耒阳发电厂、燕京啤酒(衡阳)、衡阳运机、云天锅炉、桂林机床等共建实习基地约有20余家。通过与企业强强联合,学院建成湖南省机电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机器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机械设计制造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衡阳中钢衡重设备有限公司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0个省级教学平台。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求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产学研”多元多方协同育人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定人才强院战略目标

学院坚持引育并重,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制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相关政策措施。学院拥有“核设施安全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分析”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核设施退役治理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全国侨界科技创新团队和“核能装备及其安全服役技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国家增材制造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核动力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军队育才奖银奖、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教学奉献奖、湖南省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通过教学能力和教学团队建设,近三年我院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7开设了6门省级一流课程。

5. 聚焦培养学术人才提供多路径成长成才渠道

我院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驱动,提供多种渠道,让学生主动深入科研实际中,提高知识运用、团队合作和科研实践的能力,达到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的,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深造奠定基础。近三年来,我院学生承担科研项目近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23篇,申报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项。科技作品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均取得优良成绩,近三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62项。尤其突出的是,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决赛中屡获佳绩,2023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同时创下参赛学生100%获得个人全能奖的优异成绩。

 

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要任务,着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

1. 优化“专业综改-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动态化培养方案,持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基础,建立校内评价-毕业跟踪-企业反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评价反馈机制,推进持续改进机制,动态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从机械工程师国际机械工程师再到卓越机械工程师不断提升,构建了以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打造“企业-行业-政府”联动式竞赛创新模式,着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紧密结合机械行业发展对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联合南岳电控、湖南天雁等企业定期举办金相技能、先进成图技术、机械结构设计等专业技术培训与校内竞赛;通过机械创新、工程训练、节能减排、“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在产品设计制造全过程中“创意构思-功能设计-结构分析-制造装配-智能控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 构建“启蒙-参与-训练-实战”层递式训练模块,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

建立覆盖大学四个年级培养全过程的工程实践训练模块,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实践意识。从大一的“名师讲坛、教授报告、专业研讨”,大二的“科技兴趣小组、认识实习”,大三的“创新项目、技能竞赛、生产实习”到大四的“学科竞赛、毕业实习”等层递式训练模块,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

 

结语

机械工程学院始终以新工科建设和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为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将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我们将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以“立德树人,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审核评估巡礼】体育学院: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扎实推动南华大学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基础医学院:落实立德树人 提升教学能力

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湖南省教育厅    南华大学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评建网    地址: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北校行政办公楼3楼    电话:0734-8281742    邮编:421001